开窗见绿 抬头遇美 畅安交通绿又美
来源:玉溪市交通运输局日期:2023-11-17阅读量:0浏览
玉溪市以“畅、安、舒、绿、美”路域环境为目标,结合“绿美交通+产业+生态+旅游”的模式,以进出城区交通要道、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节点为载体,推进绿美项目建设,在刷新城市“颜值”的同时,优化了城市交通功能布局,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吸引力。
国道357:“栽、管、护”相结合,持续巩固好绿美公路建设成效
田心隧道位于国道 357东山至泸水线峨山段,于2011年建成通车,至今已运营了12年。2021年3月被评定为四类隧道。隧道的衬砌出现大面积的开裂、破损、掉块、渗水和脱空;隧道洞口路面出现沉陷及开裂;洞内的路面有大面积的坑槽、破损、横向裂缝;隧道中的机电设施大部分只能满足基本功能,部分系统已经瘫痪,不具备完整的系统功能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使用和运营安全。2022年在进行国道357线绿美公路建设的同时,玉溪公路局投入3217万元对田心隧道机电、消防、土建进行了改造提升。同时,利用田心隧道洞口分离式中间带、停车区和景观台等适宜绿化区域进行绿化美化,搭配种植各类乔木、灌木和花卉,精心设计,重点打造,使公路沿线景观性、生态性、舒适性明显增强。公路沿线上挡墙砌筑花台1250米,整理沿线绿化用地7344平方米,种植常青藤2926平方米,铺种草皮71平方米,种植球形灌木470株,种植花卉灌木5407平方米,种植乔木1408株,边坡复绿619平方米。同时,利用田心桥隧管理所现有的土地,建设13亩苗圃,进行苗木培育,现育有乔木450余株、灌木3000余平方米。根据公路沿线绿化情况及时更换补植,降低后期公路绿化维护成本,更好地对绿化苗木进行精细化管理。在满足遮光防眩、引导视线的前提下,通过适当点缀花草、灌木,进行色彩搭配,为广大司乘人员营造一种安全、舒适、色彩丰富的驾乘体验。
玉楚高速:全面落实绿美公路、生态公路建设理念,营造良好的行车视感
对玉楚高速67公里进行绿美提升,绿化面积136000平方米,栽树19140株,重点打造绿美交通廊道10公里。采用“乔木+灌木+地被”的综合立体植物绿化方案进行多层次打造,考虑连续隧道群及洞口间明暗交替,在玉楚“绿美廊道”隧道群采用“二十四节气”与“春夏秋冬”四季交替不同色系搭配,缓解驾驶疲劳;洞口间充分结合原地形地貌,播种当地植物,形成统一整体。每个隧道口单独制定一个方案,并在整体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分段打造别样景观。比如隧道景观绿化以自然式组团绿植为主,靠近洞口处以广玉兰、云南樱花、香樟等高大乔木为主,远离洞口以红叶石楠、紫薇等花灌木为主,既满足防眩、诱导视线,又在色彩、景观效果区别于中央分隔带景观。在隧道交叉三角区地带采取乔灌草三层次绿化结构,实现植物功能化、景观协调化。
玉楚高速和国道357线,是玉溪中心城区通往各县区及周边地区的两条交通要道,入目皆是风景,两条公路在玉溪市“城乡绿化美化行动”中实实在在地变化。绿汁坡观景台位于半山腰,于2018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,占地面积2733.6平方米,停车场1094平方米,建有150米长的观景栈道及一个公厕。从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绿汁镇,俯瞰72道拐108道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,以及中国首座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——绿汁江大桥。经过绿美公路建设的绿汁坡观景台,是往来易门至绿汁镇的一道靓丽风景,吸引着过往游客驻足观光,已成为当地独特的地标、网红打卡点。
玉溪通过绿美交通项目的建设,结合“绿美交通+产业+生态+旅游”的模式,在抚仙湖、哀牢山、绿汁江重点沿线打造绿美交通项目,串联起“山水林田湖”“城镇乡村景”等绿美要素,改善交通沿线路域环境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、差异化、个性化的出行需求;也打开了沿着公路看美景的全新驾乘体验,让旅客在旅行中“开窗见绿、抬头遇美”,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